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加强教育日活动组织领导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针对学生伤害事件不断发生,校园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天气逐渐转暖,户外活动增加,手足口病、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各县市教育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安全教育周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订活动方案,提供经费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应立足本校实际,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各科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隐性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把握重点,创新形式,确保教育日活动取得实效
(一)推动安全教育制度化。各县市教育局要以此次安全教育周活动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日等主题活动,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推动安全教育实现制度化。
(二)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活动期间积极与消防、治安、卫计等部门联系,聘请有关人员到校做公共安全专题讲座,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协助学校制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预案演练活动。
(三)收看安全教育专题节目。教育部为丰富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内容,联合湖南卫视制作了安全教育专题节目。各县市教育局要积极组织所属学校学生收看3月28日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的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召开班会、座谈会,提高专题节目教育效果。
(四)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落实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疏散演练的要求,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
(五)加强预防溺水宣传工作。溺水仍是导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各县市教育局要继续加强预防溺水宣传,认真组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附件)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在上报溺亡情况时必须附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该信回执。
(六)积极参加精品课征集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发动教职工积极参加2016年度中小学“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州教育局将从各县市遴选一批精品课参加全国评比。
(七)做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部署。各县市教育局要积极组织所属学校参加第五届吉林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网址:www.ciwong.com,联系人:崔浩,联系电话:2919069),不断扩大竞赛覆盖面,增加竞赛参与人数。
三、加强指导,注重宣传,营造教育日的良好氛围
(一)密切家校联系。各县市教育局要指导和督促中小学校密切家校联系,定期召开专题家长会,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责任,确保孩子校内校外都有人监管。
(二)加强留守儿童监护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履行好监护职责。同时加强与社区(村组)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三)加大安全教育周宣传力度。各县市和学校要通过电视、报刊、广播和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要着重对近年来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集中宣传报道,通过宣传推广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